
4月5日,有博主發布視頻稱,登山隊伍在雪地登山時,遇到了野牦牛沖撞,好在未造成人員受傷。該博主發布的視頻定位顯示為青海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視頻顯示,一處山林已經被覆蓋了一層白雪,六七名登山者在前進時,一頭牦牛從遠處向隊伍沖了過去,登山者驚呼、尖叫,并分散開來。視頻中,牦牛最終并未直接撞向登山的隊伍。發布視頻的博主稱,“雪地重裝穿越時遭遇野牦牛攻擊,所幸沒有人員受傷”。極目新聞記者私信該博主,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青海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總面積17290公頃,2000年4月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森林生態系統、湖泊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牦牛沖向人群(圖源:網絡)
6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致電孟達保護區所在循化縣旅游部門,工作人員稱孟達自然保護區內主要是原始森林,并非草甸草原地區,沒有野牦牛。
當天下午,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青海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該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從視頻中的地貌特征來看,跟孟達自然保護區內相似,但無法百分之百確認是在該保護區內發生。
該工作人員稱,由于防火需要,孟達自然保護區對外開放的時間段是每年五月至十一假期,其它月份關閉。目前,保護區仍處于封山狀態,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區正門以及幾個山口24小時都有人把守。如果這些登山者從其他路徑進入保護區,屬于私自上山,管理人員如果發現會進行批評教育。
該工作人員還提醒,孟達自然保護區內大部分區域為原始森林,很多區域沒有信號,救援條件極其有限,即使專業科考隊伍進山,也需向保護區提前報備。
對于野牦牛,該工作人員稱保護區內此前從未發現過野牦牛,如果視頻中的情況真的是在保護區內發生,牦牛可能是周邊牧民放生的。
有戶外愛好者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徒步或登山遇到野牦牛,最好不要挑逗或者做一些過激的舉動,同時應做好隱蔽,并隨時準備逃離。
青海文旅公告
近期,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還發生了一起自駕游客被困失聯后被成功救援的事件。
4月5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再次發布公告提醒游客要“珍愛生命,文明旅游”。
被困人員所在位置。“海西州公安局”微信公號 圖
青海省文旅廳表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典型的高寒地區。這里高山、草原、戈壁、沙漠廣布,通訊信號微弱或無信號,人煙稀少,晝夜溫差大,極端氣候頻繁,野外“危險區域”“無人區”眾多,地形環境復雜。如果游客徒步或駕車非法穿越自然保護區,或擅自進入“無人區”等野外區域,將面臨難以預測的風險,如失溫、缺水、缺氧、迷途、陷車、失聯等,這些情況都可能對生命構成威脅,而且救援極為困難。
為了切實保障游客的安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現就有關事項發布以下公告:
一、游客需進一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擅自離開國省道、鄉村公路、旅游公路。未經相關部門批準,嚴禁非法穿越自然保護區、軍事管理區、生態紅線區、水源地探險;不得非法組織進入保護區和無人區。
二、游客出行前要對路線進行研判,關注天氣預報、地質災害、交通情況等信息,加大物資儲備和車輛維護,以保障旅行安全。如在戶外探險活動中遇到突發險情,組織者、參加者應當及時啟動自救預案,需要外部救援的,應當及時向專業救援團體和當地政府求助。通過公共資源開展救援的,擅自進入未開放區域,并陷入困境或者危險狀態需要救援時需承擔相應救援費用。對因非法穿越活動造成的人身傷亡等事故,責任由開展非法穿越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承擔。
三、各旅游公司、旅行社、民間組織、俱樂部等社會團體不經報備批準,不得以探險、穿越、科考為名組織旅游團隊深入自然保護區。根據“誰發起、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團隊安全責任,因非法穿越自然保護區和擅自進入“無人區”,對自然生態、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嚴格處罰。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再次強調,旅游是一項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但是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們希望每一位游客都能尊重自然,遵守規定,珍愛生命,文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