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時間:2025-03-30 12:00:00 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加強涉企收費監管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28日,《關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直擊企業面臨的難題。明確了涉企收費到底哪些該交?哪些不該交?依據標準都是什么?
伊利集團副總裁徐克稱:“主管部門該收的,行業中介組織該收的,行業商會可以收的,能夠分門別類列出一個更清晰的東西,這是我們比較期盼的。”
此次《指導意見》提出,要將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作為治理涉企違規收費的突破口,要求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所有收費都納入清單并對社會公開,清單之外一律不得收費,讓違規收費行為無處遁形。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成本和認證中心服務處副處長翟大偉稱:“《指導意見》要求每個部門涉企收費一張目錄清單全覆蓋,包含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證金、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等,便于企業查詢和社會監督,做到清單外無收費。”
對于涉企收費中出現的其他問題,《指導意見》還提出,要加強對新出臺收費政策的事前評估審核;建立涉企收費監測點,增強涉企收費跟蹤監測的時效性和主動性;清理對中介服務的不合理市場準入限制;并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為涉企收費監管提供法治保障。
專家表示,此次指導意見出臺可以推動涉企收費監管工作規范化、法治化、長效化,有助于更好穩定各類經營主體預期、提升發展信心,對助企降本減負、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指導意見》指出,要聚焦重點涉企收費主體,加大違規收費治理力度,強化全過程監管和協同監管,旨在從根源上解決涉企違規收費問題,構建協同高效的長效監管機制。
此外,針對涉企收費主體環節多、涉及面廣、監管責任部門多等問題,《指導意見》提出要強化涉企收費政策制定和監督檢查工作協同,嚴格落實涉企收費監管責任,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