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直播節”推動網絡消費提質增效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自省到市,直播電商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熱潮,2023江蘇電商直播節日前在宿遷順利閉幕。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直播節期間,全省實現網絡零售額1102.6億元,同比增長10.1%。
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網絡零售額6198.8億元,同比增長18.5%,高于全國平均15.4個百分點,電商在促進消費恢復性增長方面交出了一張亮眼成績單。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立足當前形勢,在電商直播新賽道上搶抓發展機遇,舉辦江蘇電商直播節,正是為了營造電商直播深化應用和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積極培育消費新動能,加速推動消費恢復。
此次直播節的重頭戲之一,是江蘇電商直播技能大賽。為了挖掘和培育具有潛力的本土電商直播人才,12個設區市舉辦了市級初賽,103名選手晉級復賽,28位選手進入決賽爭奪“十強選手”和冠亞季軍。宿遷電商直播人才培育形成機制,該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杰說,宿遷近年來連續舉辦了4屆“金種子”網絡創業大賽、3屆電商短視頻與直播大會,報名參賽人數超過3萬。“在全省率先出臺實施方案開展電商人才技能評價,通過大賽,取得電商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有9800余人,對于優秀選手,授予‘技術能手’稱號,并按程序申報‘宿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掀起電商領域創業創新熱潮。”
“要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對頭部主播等電商人才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從基礎設施、人才引流等方面著力打造良好的新型電商模式發展生態圈,做好平臺的內容升級、模式升級與人才升級,讓電商新模式人才升級真正賦能產業升級。”江蘇省電商協會副會長王安霞說。
此次電商直播節還在鹽城東臺舉辦了助農專場活動。戶外直播匯聚全省特色農產品和老字號企業40多家,現場搭建直播間開展直播帶貨活動。根據浪潮大數據,直播節期間,全省帶貨主播2.3萬人直播62.7萬場,吸引消費者觀看56.7億人次,直播商品上架2102萬次,參與直播的商品實現網絡零售額94億元、同比增長5.7%。
在全省各地,更多的電商享受到直播帶來的紅利。“過去宜興紫砂壺的銷售多為經銷商上門收購,工坊、匠人和消費者之間缺乏互相了解溝通的渠道。如今,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消費者對紫砂制品的喜好與需求能更多地被發現和滿足,紫砂產業也迎來行業變革新機遇。”宜興紫砂產業帶電商“達觀說器”電商負責人脫岳說。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相關負責人參加此次直播節活動時說,直播電商行業正從流量驅動轉為產品和內容驅動,進入以品牌自播、知識主播、技術賦能和定制化直播等為特點的發展新階段。面對直播電商存在的短板,相關部門正在加強調查研究,創新推動直播電商規范健康發展。
下一步,我省將持續提升“江蘇電商直播節”品牌影響力。一是注重氛圍營造,加強對直播節優品、優秀主播的宣傳推薦,著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電商直播品牌,建設電商直播專業人才階梯式隊伍。二是深入開展電商直播深化應用推進行動,加強與頭部電商直播平臺的常態化合作,助推傳統企業、特色產業應用電商直播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電商直播基地提升建設水平。三是結合“蘇新消費”四季購物節,統籌推進“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江蘇電商直播節”“江蘇電商大會”,立足實際打造品牌活動,切實開展好網絡消費促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