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增長24.0%,比一季度提升5.6個百分點。限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速轉正,增長3.6%,比一季度大幅提升17個百分點。新能源車更是實現零售額增長37.5%,占限上汽車零售的比重為34.6%。
在需求的驅動下,上半年,廣州汽車制造業承壓恢復,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1倍,充電樁產量增長21.3%,有力支撐了工業生產的穩步恢復: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9個百分點。
上半年,廣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工業投資增長21.9%,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2.7%,有效投資為推動全市實現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在工業投資上,全市新增工業投資項目429個,占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比重為41.0%,在建的汽車制造業、電子信息制造業、醫藥制造項目合計796個,比去年同期增加104個。同時,工業投資結構優化,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超過50%,顯示工業投資的強勁增長不僅體現在量的擴張,更體現在質的提升。
上半年,全市交通“流量”強勁回升。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8個百分點。客運量猛增70.7%,比一季度提高25.3個百分點。
“從線上到線下,從擁擠的人潮到上揚的數據,廣州被‘擠出圈’的次數越來越多,城市吸引力轉化成人流、物流、資金流,不斷加固全市經濟回暖勢頭。”廣州市統計局指出。物流鏈供應鏈暢順帶來了進出口數據的增長,上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5450.1億元,同比增8.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1.1個百分點。
經濟的加快恢復也帶動了民生數據的改善。上半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64元,同比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73元,同比增長6.6%。穩就業效果持續顯現,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5.18萬人,增長2.6%。
廣州市統計局指出,綜合來看,廣州經濟延續回穩勢頭,但當前行業恢復不均衡現象仍較明顯,需求端恢復快于供給端、服務業修復快于制造業。下半年,要促進經濟從恢復性增長加快向常態化增長轉變,仍需聚力工業擴產、優化消費供給、提速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力度,全力穩存量、促增量、提質量,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